第四届甘肃诗歌八骏 段若兮

发布时间: 2023-09-24



第四届甘肃诗歌八骏 段若兮
段若兮,甘肃庆阳人,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办研究生班文学硕士,出版诗集《春山空静》《人间烟火》《去见见你的仇人》。入选2017年“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参加诗刊社第33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4期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入选第三届、第四届甘肃诗歌八骏,获首届石峁文学奖提名奖,第十届敦煌文艺奖,第六届、第七届甘肃黄河文学奖,第十一届李梦阳文艺奖,首届南梁文艺奖等。现供职于庆阳市文联,兼任庆阳市政协常委、庆阳市作协副主席、庆阳市青联副主席。
 
 
【创作感言】
在诗与诗人之间
 
我一直在写诗。我在诗中找到了我所向往的纯真、质朴、厚重、沉静、庄严、温柔、清冽、悲怆和深刻等几乎所有的感觉和渴望。我认为我的诗歌相当于我自身,是我的精神、灵性、知识、才华、个性和感觉的糅合与凝萃之后的外显,是我的生命演绎的一种形式。
每一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和身份度过一生,或许诗人就是我命中注定的身份。在复杂而茫然的人世间,我通过不断探索、尝试,最终找到了冥冥之中上苍划归于我的那份生命领地,我以写诗的方式顺承和领受了这份命运。与其说是我写出了诗歌,倒不如说是诗歌恩养和补偿了我。拥有诗歌之后,无论在任何处境中,我对这个世界,对我之外的所有,都无所祈求。我是自足的。
在诗与诗人之间,我始终相信,先有了具有诗性内核的人,随后才有了诗歌。对于写诗的人而言,诗歌或者诗意应该是基因的一部分,本就存在,只是在一个合适的时候,诗人拿起笔,把它写到了纸上。此时,诗歌有了现实的肉身,被唤醒、被看见、被发表、被传读。
回顾近年创作历程,颇多感慨。2017年,我以诗集《去见见你的仇人》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同年,又入选诗刊社第33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人间烟火》,并很快实现二次加印。两本诗集都获得了较高的专业评价和广泛的社会支持,在此基础上,我被遴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进入鲁迅文学院第34期高研班学习。
2018年,我有幸入选第三届甘肃诗歌八骏,这给了我极大的激励和鞭策。为了让创作得到进一步提升,我报考了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办的研究生班,经过考试,成绩合格,被录取。于是,2019年7月,我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专业学习。回顾读研的成果,表面体现为写作能力的增强和作品的更多发表及出版,但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对创作者文学观念的纠正和提升,对其文学世界的扩容和重建,以及对情感和信仰的提纯与加固,这最终促成的是作家本人一种“精神性自我”的长成。这一精神性自我通过现实中的自我的书写,让文学创作走到了一个更为宽广的人性场域和更为深刻的情感内层。
学习期间,我完成了专业课程及论文,并创作了诗集《春山空静》,散文集《青烟浮翠》。
2021年,有幸入选第四届甘肃诗歌八骏,这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入选诗歌八骏和读研,以及创作出版等,多处于三年疫情期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个世界因为科技发达和经济强盛而构建出的坚固而华丽的宏观样貌,露出了脆弱的部分。疫情之下,所有人都是艰难的。我思考过关于疫情对一个作家认知深度和写作面貌的影响。这种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因为疫情也成为作家生活的一部分,生活肯定是会影响作家的。关于世界、苍生、灾难、命运的思考,也在相当长的时间占据和置换了我,促使我和外在世界产生了具有血液、神经和情感意念的联结。我开始思考他者的时候,我之外的世界也就有了进入我的端口。在两相通融和激发之下,我的作品才能变得通融和丰富,有血有肉,存活更久。
 
 
尤其是诗集《春山空静》的出版,是对我多年认真创作和学习实践的总结,学界认为:诗集《春山空静》颇具清隽朴拙的古典气息,又充满盘诘思辨的现代意识,既有对西方现代诗艺的借鉴和学习,得其方法,得其机理,而自铸诗境;也有对东方自然物像的摄存和转化,得其风物,得其深情,而自成文脉。其诗歌元素丰博,气力劲拔,质感沉润,蕴意深邃而又澄明,情感质朴而又通透,显示出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艺术魅力和守心抱素、专气致柔的普世情怀。段若兮以一个写作者的敏觉和慧识,在对诗歌元素和技法的自觉省察和精妙熔裁中,实现了“诗与思”的灵犀对话和“词”与“物”准确命名……
于我而言,《春山空静》书名取意“春山怀雪  空静翠微”,我追求诗歌整体气象的清白空静和谦卑冷冽,并具有璞玉的质感,和白石、苔藓与青竹糅合交织的气息,以期形成温柔而隔阂,悲悯而清澈,朴素而深邃的审美印象和情感牵动。
 
 
这本诗集是继《去见见你的仇人》和《人间烟火》之后,是经过专业的学习和扎实的创作实践之后的作品,是一个诗人创作连续性的明证,也向一个诗人提出了更为艰难的挑战。
对于诗人而言,世界是捧在掌心的露珠,颤巍巍而小心地捧着,生怕摔碎了。写诗需要对生活一种盲目的珍爱,以及饱含忧郁和痛苦的深情。诗人始终置身于万物和事件之中,情感的电流总是先穿过自身,带来灼伤的刺痛,随后才流经他物。我在写作和思考中完成自我写作技术的迭代更新和心理磁场的能量蓄积,度过浮荡和虚空,最终回顾轻盈、繁茂和沉静的状态。在对诗歌的写作实践中,我也在强化着我作为诗人的身份认同感和创作使命感。同时,也在思考“诗人何为”或者“何为诗人”这一命题。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不空谈情怀,而是沉潜于写作本身,精深朴素,深挖专业,孤高一帜,风骨琳琅;对所做之事忠诚而浪漫,始终在场,不弃不离。
 
供稿:甘肃省文艺创作传播中心
Baidu
map